合作客戶(hù)/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xué) |
聯(lián)合大學(xué)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guān)新聞Info
-
>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guò)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dòng)力學(xué)行為的影響(二)
> 微納米顆粒三相泡沫體系的溶液特性、界面性能和驅油效果(一)
> 10種常用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表面張力測定、泡沫的產(chǎn)生和測試(三)
> 電場(chǎng)強度大小對表面張力、液滴鋪展變形運動(dòng)的影響
> 單純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在不同的礦化度下的界面張力
> 液滴撞擊固體表面過(guò)程中黏度與表面張力系數變化(三)
> 液態(tài)Ag-O系表面張力和表面過(guò)剩量計算、氧氣壓力和溫度的預測模型——結果與討論
> 不同表面張力液體的多樣定向運輸模式,如何實(shí)現?
> 兩親性碳點(diǎn)CDS表面活性劑濃度、膠束對硅酸鹽溶液潤滑性能的影響(一)
> 磁化水表面張力是多少
推薦新聞Info
-
> 七葉皂素分子在氣-液、液-液(油-水)、固-液界面上的界面行為研究(三)
> 七葉皂素分子在氣-液、液-液(油-水)、固-液界面上的界面行為研究(二)
> 七葉皂素分子在氣-液、液-液(油-水)、固-液界面上的界面行為研究(一)
> 泡沫發(fā)生以及破裂機理|發(fā)泡劑在泡沫染整中的主要作用及類(lèi)型
> 基于表面張力儀等研究常用農藥和表面活性劑在辣椒葉面的潤濕能力——結果與分析、結論
> 基于表面張力儀等研究常用農藥和表面活性劑在辣椒葉面的潤濕能力——材料與方法
> 高鐵/汽車(chē)用T700級碳纖維環(huán)氧樹(shù)脂的黏度表面張力、微觀(guān)浸潤性研究
> 甜菜堿表面活性劑TAC制備方法及表面張力測定(二)
> 甜菜堿表面活性劑TAC制備方法及表面張力測定(一)
> 3種常見(jiàn)醇類(lèi)燃料甲醇、乙醇、正丁醇噴霧特性與表面張力的關(guān)系(三)
基于表面張力儀等研究常用農藥和表面活性劑在辣椒葉面的潤濕能力——結果與分析、結論
來(lái)源:貴州農業(yè)科學(xué) 瀏覽 25 次 發(fā)布時(shí)間:2025-05-27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農藥及助劑在辣椒葉片上的潤濕性能
2.1.1接觸角
從圖1可知,隨著(zhù)藥液濃度的增加5種農藥劑和6種助劑與辣椒葉面的接觸角均呈逐漸減小趨勢。1)農藥。在常規噴霧稀釋濃度0.05%時(shí),烯酰嗎啉(xxml)、苯醚甲環(huán)唑(bmjhz)、吡唑醚菌酯(bzmjz)和寧南霉素(lnms)、蕓苔素內酯(ytsnz)等的藥液與辣椒葉面的接觸角分別為72.66°、68.36°、65.84°、53.68°和71.90°,潤濕鋪展效果不理想。2)助劑。天然植物源助劑橙皮精油、有機硅助劑施普潤和云展在辣椒葉面的潤濕鋪展效果較好,在添加量為1%時(shí),接觸角分別為35.56°、28.00°及29.72°,而倍達通、邁道和G1801等的接觸角分別為55.11°、67.14°及62.47°,潤濕鋪展效果較差。因此,生產(chǎn)中助劑的添加量應大于1%。
注:bzmjz為吡唑醚菌酯,bmjhz為苯醚甲環(huán)唑,lnms為寧南霉素,ytsnz為蕓苔素內酯,xxml為烯酰嗎啉,cpjy為橙皮精油,spr為施普潤,yz為云展,bdt為倍達通,mt為邁道,G1801為高分子助劑;下同。
圖1 5種農藥和6種助劑不同濃度藥液與辣椒葉面的接觸角
2.1.2表面張力
從圖2看出,隨著(zhù)藥液濃度增加,5種農藥和6種助劑藥液在辣椒葉面上的表面張力呈逐漸減小趨勢。
1)農藥。烯酰嗎啉、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寧南霉素及蕓苔素內酯在0.05%(稀釋2 000倍)的常規噴霧濃度下,藥液的表面張力分別為56.83 mN/m、58.16 mN/m、55.50 mN/m、52.29 mN/m和47.41 mN/m,潤濕鋪展能力不足。雖然濃度為1%時(shí)達到藥液的臨界膠束濃度(CMC),但通常噴霧條件下藥液的表面張力不可能降至30 mN/m,因此,目前所用的制劑經(jīng)過(guò)田間稀釋的二次分散后得到的藥液對靶標的潤濕鋪展效果不佳。
2)助劑。在達到助劑的臨界膠束濃度(CMC)時(shí),橙皮精油、施普潤、云展、倍達通、邁道和高分子助劑(G1801)6種助劑的表面張力分別為32.20 mN/m、20.39 mN/m、20.43 mN/m、31.41 mN/m、27.77 mN/m和35.82 mN/m。有機硅助劑施普潤和云展均具有很好的鋪展性能,故常作為噴霧助劑添加;其余4種助劑的表面張力值雖然較為相近,除橙皮精油與辣椒葉片的接觸角較小外,其余的接觸角均大于55°,不適宜用作辣椒病害防治的噴霧助劑。因此,基于食品安全考慮,選擇橙皮精油作為助劑添加進(jìn)行后續辣椒病害防治試驗。由于生產(chǎn)中常使用有機硅作為噴霧助劑,故采用有機硅助劑云展作為對照。
2.2對病蟲(chóng)害的防治效果及產(chǎn)量的影響
從表3看出,各處理與對照的產(chǎn)量、發(fā)病情況均存在差異。
2.2.1產(chǎn)量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的平均產(chǎn)量分別為1 550.00 kg/667m2、1 783.34 kg/667m2、1 716.67 kg/667m2和1 850.00 kg/667m2,對照的產(chǎn)量為1 533.34 kg/667m2,各處理分別較對照增產(chǎn)1.09%、16.30%、11.96%和20.65%,處理2~4的產(chǎn)量與對照和處理1差異顯著(zhù);處理2(添加橙皮精油)較處理1(添加有機硅助劑)增產(chǎn)15.05%,差異顯著(zhù);處理4(添加橙皮精油)較處理3(添加有機硅助劑)增產(chǎn)7.77%,差異顯著(zhù)。
2.2.2對病蟲(chóng)害的防治效果處理
1~4的病果率為0%~0.49%,對照的病果率為8.75%~21.60%,各處理與對照間差異明顯,但各處理間無(wú)顯著(zhù)差異。說(shuō)明,添加有機硅和橙皮精油對各農藥組合防治辣椒炭疽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相當。盡管橙皮精油的表面張力值比有機硅的大,但由于橙皮精油除了有較好的潤濕性能外,還可以對農藥起到增效作用,因此,在生產(chǎn)中用作噴霧助劑對病害的防治效果更好。
表3不同處理對辣椒產(chǎn)量及病害防治效果
注:同列不同小寫(xiě)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zhù)(P<0.05),大寫(xiě)字母表示相同藥劑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zhù)(P<0.05);—表示無(wú)數值。
3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在當前防治辣椒病害的農藥中,在常規噴霧濃度下,烯酰嗎啉、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寧南霉素和蕓苔素內酯等在辣椒葉片上的接觸角在50°以上,潤濕效果較差;且其表面張力均在47.41 mN/m以上(>30 mN/m),潤濕鋪展能力不足。6種助劑表面張力均在35.82 mN/m以下,其中,天然植物源助劑橙皮精油、有機硅助劑施普潤和云展在質(zhì)量濃度為1%時(shí),其在辣椒葉面的接觸角分別為35.56°、28.00°及29.72°,均在40°以下,潤濕鋪展效果較好,而倍達通、邁道和G1801的接觸角均在55°以上,潤濕鋪展效果較差。
田間藥效試驗表明,添加橙皮精油和有機硅助劑對辣椒產(chǎn)量和辣椒病害的防治效果均有影響。其中,4個(gè)處理較對照增產(chǎn)1.09%~20.65%,與對照差異顯著(zhù);添加橙皮精油的處理較添加有機硅助劑的處理增產(chǎn)7.77%~15.05%,添加橙皮精油和有機硅助劑處理的效果差異顯著(zhù)。此外,橙皮精油還具有較好的抗蟲(chóng)及抑菌活性,對農藥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橙皮精油和有機硅助劑的農藥處理,辣椒疫病的病果率為0%~0.49%,辣椒炭疽病的病果率為0%,說(shuō)明添加橙皮精油可有效提高藥劑防效。因此,在辣椒生產(chǎn)中可選用橙皮精油作為噴霧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