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hù)/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xué) |
聯(lián)合大學(xué)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guān)新聞Info
-
> 配制淡紅色噴印墨水時(shí),如何測量其表面張力
> 湍流飛濺與表面張力兩者之間有何關(guān)系?
> 基于涂料樹(shù)脂表面張力分析漆膜縮孔產(chǎn)生原因
> 超微量天平應用案例:鉛試金富集稱(chēng)量法測定含銅物料中金和銀含量
>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fā)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二)
> 我國陶瓷墨水生產(chǎn)企業(yè)基本狀況以及國產(chǎn)墨水與進(jìn)口墨水性能的比較
> 篩選常用、經(jīng)濟且可抑制低階煤煤塵的表面活性劑(二)
> C72-MPB氟醚磷酸膽堿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泡沫/潤濕性能測定(三)
> 氟硅表面活性劑(FSS)水溶液表面張力、發(fā)泡力、乳化力測定(一)
> 不同種類(lèi)與濃度的無(wú)機鹽氯化物對麥胚脂肪酶油-水界面特性的影響(二)
推薦新聞Info
-
>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zhì)的影響(三)
>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zhì)的影響(二)
>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zhì)的影響(一)
>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chǎn)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huán)境的修復效果研究(四)
>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chǎn)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huán)境的修復效果研究(三)
>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chǎn)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huán)境的修復效果研究(二)
>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chǎn)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huán)境的修復效果研究(一)
> 表面活性劑生物降解度測定方法種類(lèi)及表面張力法的優(yōu)勢——結果與分析、結論
> 表面活性劑生物降解度測定方法種類(lèi)及表面張力法的優(yōu)勢——摘要、實(shí)驗部分
> 炔屬二醇表面活性劑對環(huán)氧灌漿材料漿液性能、灌體的滲透性影響(二)
溫度、截斷半徑、模擬分子數對水汽液界面特性的影響規律(二)
來(lái)源:河南化工 瀏覽 1019 次 發(fā)布時(shí)間:2024-11-28
2模擬結果與討論
2.1溫度對密度分布的影響
在模擬分子數N=256和截斷半徑rc=0.9498 nm的條件下,當溫度T=400、450、500、550和610 K時(shí),模擬得到的密度分布如圖3所示。統計得到的汽相主體密度ρV、液相主體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如表2所示。由圖3及表2可見(jiàn),汽相主體密度和汽液界面厚度隨溫度的提高而增加,而液相主體密度隨溫度的提高而減小。
液相主體密度與汽相主體密度之差(ρL-ρV)與溫度T的關(guān)系如圖4所示??梢?jiàn),液、汽相主體密度之差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從理論上講,在臨界點(diǎn)處,其差值應該趨近于零,這與圖3所示的規律一致。液、汽相主體密度之差與溫度的關(guān)系可以擬合成式(14)的形式。
式中水臨界溫度Tc=647.3 K,利用表2數據對式(14)進(jìn)行擬合,得到參數ρ0=1545.8 kg/m3,指數因子x=0.5516。
2.2溫度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在模擬分子數N=256和截斷半徑rc=0.9498 nm的條件下,當溫度T=400、450、500、550和610 K時(shí),水汽液界面張力的模擬結果見(jiàn)表3。
圖5為局部界面張力的分布曲線(xiàn)(500 K)。由圖5可見(jiàn),汽相主體的局部界面張力基本為零;從汽相主體向液相主體的過(guò)渡過(guò)程中,界面張力值逐漸增加,在汽液界面區達到峰值;在液相主體又在零值附近波動(dòng)。水汽液界面張力模擬值隨溫度變化規律如圖6所示。
由圖6可以看出,隨著(zhù)溫度的提高,界面張力降低,模擬值與實(shí)驗值之間的誤差逐漸減小。界面張力與溫度的關(guān)系可以擬合得到方程(15)。
將表3的數據對式(15)進(jìn)行擬合,得到的參數γ0=254.3 mN·m-1,指數因子k=1.305。
2.3溫度對勢能分布的影響
在模擬分子數N=256和截斷半徑rc=0.9498 nm的條件下,當溫度T=400、450、500、550和610 K時(shí),汽相主體總勢能UV、液相主體總勢能UL及總勢能勢阱深度ΔU的模擬結果如表4所示。圖7為水分子的勢能分布曲線(xiàn)(500 K),圖8為液相主體區域的勢能隨溫度的變化趨勢。
圖8液相主體區域的勢能隨溫度的變化趨勢
前已述及,水的勢能分為L(cháng)-J勢能和靜電勢能。由圖7可以看出,L-J勢能均為正值,在液相區形成勢壘,勢壘高度ΔULJ為液相主體L-J勢能與汽相主體L-J勢能之差;靜電勢能均為負值,在液相區形成勢阱,勢阱深度ΔUe為汽相主體靜電勢能與液相主體靜電勢能之差;由于靜電勢能起主導作用,總勢能也為負值,同樣在液相區形成勢阱,分子之間主要為吸引作用。從圖8可以看出,汽相主體勢能作用不明顯,勢壘高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液相主體勢能的勢阱深度隨體系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4模擬分子數對模擬結果的影響
在溫度500 K和截斷半徑rc=0.9498 nm的條件下,當模擬分子數N=108、256、500和864時(shí),模擬得到的密度分布見(jiàn)圖9。統計得到的汽相主體密度ρV、液相主體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見(jiàn)表5。
圖9水分子數對密度分布的影響
表5不同水分子數下界面性質(zhì)的模擬結果
由表5和圖9可見(jiàn),隨著(zhù)模擬分子數的增加,液相主體密度有所增加,液相主體區域寬度加大,汽液界面厚度稍有增大,汽相主體密度有所波動(dòng)。
2.5截斷半徑對模擬結果的影響
在溫度為500 K和模擬分子數為864的條件下,當截斷半徑rc=0.7915、0.9498、1.2660 nm時(shí),模擬得到的密度分布如圖10所示。統計平均得到的汽相主體密度ρV、液相主體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如表6所示。從表6和圖10可以看出,隨著(zhù)截斷半徑的增加,液相主體密度增大,汽相主體密度減小,汽液界面厚度變化不大。
3結論
采用SPC模型,對水汽液界面特性的分子動(dòng)力學(xué)模擬研究結果表明,隨著(zhù)溫度的升高,汽相主體密度增加,汽液界面厚度增大,液相主體密度降低,界面張力逐漸減小,液相主體區域勢能的勢阱深度也逐漸降低。隨著(zhù)模擬分子數的增加,液相主體密度增加,汽液界面厚度稍有增大。隨著(zhù)截斷半徑的增加,液相主體密度增加,汽液界面厚度變化不大。